新冠再来袭专家提醒:当前正处于小波峰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监测期内,新冠阳性率均列南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首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为南方省份第二位,北方省份第三位。

作者:张铃  

封图:图虫创意

近一个月来,新冠阳性率再次上升,就在 5 月 15 日,知名歌手陈奕迅也因感染新冠宣布演唱会延期。

专家提示,目前正处于新冠阳性率小波峰,民众注意感染风险。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近期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监测期内(3 月 31 日— 5 月 4 日,共 5 周)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 7.5% 升至 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 3.3% 升至 6.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经济观察报,从 3 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 月、5 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近日,多地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新冠病毒。5 月 12 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提醒,目前朝阳区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郑州市疾控中心亦提醒市民,随着 5 月气温持续攀升和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活跃期,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高,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内的传染病。

" 本轮新冠小高峰距离上一次小高峰已经将近一年了,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下降了,所以变成易感人群了。" 李侗曾说。

老年人需重点防范

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从年龄上看,在 4 月 28 日— 5 月 4 日的这一周,在 15 岁— 59 岁、60 岁以上人群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均排在第一。在 0 — 14 岁的群体中,阳性率排在第一的则都是鼻病毒。

李侗曾注意到,此次新冠感染,年轻人一般 3 — 5 天就能缓解,老年人可能要 5 — 7 天。他特别提醒,老年人中免疫力低下的、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仍然有重症风险。肿瘤晚期、器官移植、免疫严重下降的人群也有重症风险。

病毒学家常荣山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新冠对 15 岁以下儿童的致病力较弱,没有流感强,但对敏感人群(高血糖、高血脂、50 岁以上人群)的致病力约为流感的两倍。在确认感染新冠后,需要做抗病毒治疗。

" 总体而言,重症不多,因为新冠住院的病例还是比较少的。" 李侗曾说,本轮感染大部分人症状比较轻,主要是中低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有的人也会乏力、肌肉酸痛。与流感相比,这轮新冠没有那么多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也不那么明显。

常荣山建议,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多次感染过新冠的人、以往感染时症状较重的人、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应戴口罩,勤洗手。敏感人群如再次感染,建议 48 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减低感染可能导致的发热、嗓子疼痛或新冠肺炎、长新冠的风险。

专家:当前正在波峰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监测期内,新冠阳性率均列南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首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为南方省份第二位,北方省份第三位。

" 最近的阳性率是 16.2%,我认为现在月中旬就是波峰区域,不太可能超过上一轮波峰时的 21% 阳性率。" 常荣山判断,到 6 月 5 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中的阳性率会下降到 8% — 10% 左右,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到 6 月中下旬,全国哨点医院中新冠阳性率就下降到 5% 或以下。李侗曾也估计新冠阳性率会在 6 月、7 月出现下降。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在发布提醒时提到,目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以 NB.1 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

李侗曾说,从致病力来看,现在流行的毒株和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大部分人还是轻症,重症较少。从传染性或上免疫逃逸来说,现在流行的毒株略强于之前的毒株。" 它既然能够流行起来,就是要比之前的毒株更具传播优势。"

常荣山则表示,NB.1 系列分支具有较高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成为未来的流行株,致病力较此前的毒株依然是下降的,不会导致比 JN.1 变异株流行时更严重的疾病,住院人数也不会超过 JN.1 流行时。

常荣山观察到,自 2022 年 12 月以来,新冠和流感就交叉流行。自 2023 年 3 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间隔规律消失。2025 年 2 月,中国经历了一波三年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人群中群体免疫力下降。常荣山认为,这给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同时,距离上一波流行(2023 年 12 月— 2024 年 1 月)已过去一年以上,人群中因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这是近期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再次上升的流行学背景。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从地域上看,本轮新冠感染中,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李侗曾认为这和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南方更潮湿,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vpay.cn/product/54000.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