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安徽阜阳的李先生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其父亲于 5 月 4 日在阜阳市中医院接受输液治疗后失去意识,抢救无效死亡。5 月 6 日,阜阳市卫健委向记者表示,已介入调查此事。阜阳市中医院表示,医院已启动调查,正在开展尸检,具体死亡原因等待调查。
李先生介绍,其父亲 54 岁,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检查出高血压。5 月 4 日因头晕,于当日 14 时许前往阜阳市中医院就诊。
阜阳市中医院门诊病历显示,初步诊断为: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 高血压病;3. 黑朦待查。
患者注射的药品。 受访者供图
李先生提供的输液药品显示,为 200 毫升氯化钠注射液和 100 毫升刺五加注射液。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刺五加注射液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症等。
李先生称,输液开始后,父亲感到手部瘙痒不适,并伴有剧烈腹痛。阜阳市中医院抢救记录显示,随后医生采取调慢滴速、停止输液、使用激素等方式;在患者意识模糊、颈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后,医生予以除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抢救后,患者仍无自主心率。家属随后联系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请求转院进一步抢救。
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病历显示,5 月 4 日 19 时 39 分,患者到达医院时已深度昏迷,呼吸与心跳均无法测出,处于气管插管状态,呼吸机辅助通气。查体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及心电图呈直线,四肢刺激无反应。
李先生提供了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面显示其父于 5 月 4 日 20 时 02 分死亡,原因是呼吸心跳骤停。
李先生的父亲在阜阳市中医院的病程记录。 受访者供图
记者检索发现,刺五加为中药注射液,2018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文件称,应在刺五加注射剂原说明书中增加: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刺五加注射液说明书中显示:用药前要认真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如确需使用应注意监护。此外,静脉滴注每 20 毫升药液溶媒不应少于 100 毫升。
李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输液前医护人员没有询问过敏史,他主动说父亲对双黄连过敏,输液前也未进行过敏测试。李先生要求封存病历,进行尸检。
5 月 6 日,阜阳市卫健委向记者表示,已介入调查此事。阜阳市中医院表示,医院已启动调查,正在开展尸检,具体死亡原因等待调查。